建盏,一次时机未到的回归?

宋代四大雅事吃茶专用瓷器建盏,唯一跟吃有关文化

微信号: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宋代人喝酒叫吃酒,喝茶比较不叫喝茶就吃查,而且专门有一项美食文化,点茶,专用的瓷器,形成一种文化之风,成为宋代四大雅事之一。也是唯一跟吃有关系的文化。建盏因为在宋代作为斗茶的器皿而备受文人喜欢,建盏的窑变和器形吸引着千百年来收藏者的目光,尤

王者往事

曾几何时,建盏是中国茶饮界王一般的存在,一盏在手,谈笑风生。

蔡襄在《茶录》中推荐建茶“惟凤凰山连属诸焙所产者味佳”后,紧接就种草,安利了一通产自建窑的兔毫盏:

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烧之久热难 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牛逼程度,跃然纸上。

建盏(天目瓷),是传统美器,黑瓷杰出代表,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宋朝皇室御用茶具,产于宋建宁府瓯宁县(瓯宁县为建安附属县),故称建盏。

建盏以斑纹美丽夺目而闻名,堪称最美茶盏,或许没有之一。

这些斑纹是在还原气氛中,经过窑内1300度以上高温焙烧而成,是建窑的突出特色,主要有曜变、鹧鸪斑、油滴、兔毫(金兔毫、银兔毫等)等。正是这些斑纹,赋予不同建盏各种美好的江湖名头。

鹧鸪斑

同时,釉在高温中易流动,产生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这种失控的意外之美引发的小惊喜小悸动,犹如女神的小兔牙那么令人心颤,爱不释手。

由于这类结晶釉在窑炉高温中变化万端,难以驯服,加之氧化铁含量高的坯体不耐高温,烧制一件外观没有缺陷又具有漂亮斑纹的建盏很是困难,故而有“一窑生一窑死“的说法。即使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其成品几率也高不到哪儿去。

宋末,建盏流传到日本,受尽追捧,视若珍宝。三只曜变天目(号称陶瓷界未解之谜)的完整件均藏于日本(中国仅杭州出土了残件)。

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曜变建盏,1951年被日本政府认定为国宝

日本藤田美术馆藏曜变天目,1953年被日本政府认定为国宝

日本龙光院藏曜变天目,1951年被日本政府认定为国宝

此外,日本还珍藏了大量釉色美丽的油滴盏。

日本大阪美秀美术馆藏曜变建盏(油滴天目)1953年被认定为重要文化财产

大阪国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宋代建窑油滴天目,国宝级,油滴中的经典,油滴疏密有致

近千年来,建盏是日本茶道当之无愧的主角,一直被追赶、从未被超越,拜赐于日本保留点茶法并沿用至今。这也是日本能够保留大量建盏完整品的最根本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建盏这么牛,为什么后来在其发祥地——中国反而人间蒸发,直到前些年才重新被人请出来玩“复辟”呢?

从宋茶说起

说建盏,不能不说宋茶。

“茶兴于唐,盛于宋”,或曰起源于隋朝,唐、宋达到顶峰。

宋代,由于“贡茶”(达官贵人向皇帝进贡的茶)兴起,团茶──一种小茶饼,专供宫廷饮用——应运而生。

咸平年间(998~1003),丁谓为福建转运使。宋真宗下诏命其督造建安贡茶,先造凤团,后造龙团,初贡不过四十饼,“专以上供,虽近臣之家,徒闻而未尝见”;庆历年间(1041~1048),蔡襄知建州继任福建转运使,改制小龙团,其品极精,谓之“小龙团”。

宋代团茶饼制作在沿袭唐代造制法基础上更进一步,采、造俱精。

宋《北苑别录》载,团茶须经过采、择(拣芽)、蒸、榨(两次榨汁)、研、造(把茶膏压制成形)和过黄(将成形的茶,经过数天烈火烘焙,让其干燥硬结,细腻有光)七道工序方可制成。

制作工艺上还经历了加香料到不加香料的演变过程,造型上也日益讲究,饰以精美花纹。

茶饼上印有龙、凤花纹的,称龙团凤饼或龙凤团茶──印盘龙者称“龙团”或龙茶、盘龙茶、龙焙等,又分大龙团、大凤团;印凤者称“凤团”或凤饼等,又分小龙团、小凤团。

大小团茶又按质量不同分为十个等级,分别名为龙茶、凤茶、京铤、的乳、石乳、头金、白乳、蜡面、头骨、次骨。“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欧阳修《归田录》)宫廷官员也得按等级享用。

用膝盖想都能想到,这茶肯定牛得要命,至少比现在的牛肉、班章要牛很多。

话说当时能搞到一点就是极限的荣耀,宋代文宗欧阳修曾叹:“自以谏官供奉杖内,至登二府,二十余年,才获一赐,藏以为宝,时有佳客,出而传玩尔”,就连他都只能和中书、枢密院四人共分一饼,就问你服不服,服不服!

府县以下官员和平民百姓,怕连看上一眼都别想。

好不容易到手的团茶,哪能不小心伺候?人就怕认真二字,这一讲究,整出了一整套饮茶艺术(包括但不限于点茶、分茶)。

正是点茶、分茶,使建盏备受推崇——因为釉色绀黑,与茶汤颜色对比强烈,加之胎体厚重,保温性强,使茶汤不易冷却亦不烫手。

仿龙凤团饼

建盏的历史

我看到有这样一个资料,就是按照保守的估计。过去的一千年中。中国啊从我们的南海一直到。呃,菲律宾。到这个。马六甲海峡这一片海域至少有1万条沉船。那我们这些年因为中水了很多船啊,有唐代的。十七号啊。在的南海一号。有这个。呃,元代的鲜安江昊等等。

一、点茶

和唐代的煎茶法不同,宋代茶饮方式转向淹茶法,点茶蔚为时尚。

点茶法是将茶饼/团茶碾碎研磨成末,置于茶碗内,先加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二次注入沸水,同时以茶筅搅动,使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茶就这么盈盈于黑盏之中,散发着清香。

点茶是分茶的基础,也是日本茶道望西遥拜的祖法。

二、分茶(茶百戏)

分茶是一种独特的烹茶游艺。

唐人以釜煮茶汤,煮好后用瓢来分,一般一釜之茶可分成五碗。分茶看似简单,实则讲究手法──须做到沫饽均匀,不可厚此薄彼。

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轻细者曰花。(《茶经》)

唐末,人们则开始致力于使茶汤泡沬呈现瑰丽图象。这种图象的出现,一靠“搅”,二靠“点”。连注水时,茶壶与茶盏相距多远,用何种手势,壶嘴是什么造型,都会影响沫饽的形状。

唐末宋初,分茶高手便可使茶汤表面显现类似国画的图案,或山水云雾,或花鸟鱼虫,因而此种茶汤也被称作“水丹青”。南宋诗人陆游可能深谙此道,不然不会写出“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临安春雨初霁》)

分茶对茶汤上的泡沫聚散的追求,令人联想到咖啡拉花——人类的审美趣味往往如此相似,无论相隔多少时空距离。

可惜我们现在所喝的,大都是明朝后流行之散茶,而茶叶泡汤、饮汤弃渣的饮法,再产生不出蔡襄说的“茶色白”,更无水丹青,这让深色的建盏角色颇为尴尬。

宋人过分追求茶形式感的代价是忽略了茶的本来滋味,舍本逐末,同时导致了整个社会的极大浪费。

其实当时已有人发现问题,陈鹄《耆旧续闻》即指出,带绿色的茶叶比榨干汁的茶滋味更好,可惜没有形成主流。

有时忖想,如果宋代贡茶没有南移,还在太湖三兴而不是北苑,茶叶品种还是小叶种,内含成分没有那么丰富,不追逐外在浮华,着迷于分茶幻化之戏,如果不陷入畸形,只是专注于可口鲜爽的茶本身,这一切会不会不一样?

王道中落

建盏因宋茶而兴,也因宋茶而衰

宋团茶的制作和品饮越来越畸形,对仪式感的审美追求甚至到了病态的地步。经元到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苦出身的朱元璋有感于奢靡不风不可长,颁发了废团茶兴叶茶的诏令。

目测这圣旨肯定不是真货

此后,团饼茶一落千尺终归淘汰,点茶等技渐告失传,取而代之散茶及相适应的泡茶法流行华夏大地 。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伴随着点茶的流行而盛极两宋及元代的饮茶方式(淹茶法)被取代,传统茶磨等器具随之绝迹,建盏终于丧失了用武之地,退出历史舞台。

王者归来?

近年来,经有心人士苦心经营,各色建盏又出现在人们茶桌上。

但如今泡茶法当道,茶汤清可见底,更适合颜色素浅的盛器(如下图)。

无论白茶黄茶绿茶青茶红茶黑茶,无论什么汤,一旦盛于建盏,便沦为视觉配角,基本上无色可赏,一览无“别“(如下图)。

赏茶?赏盏?这是个问题

可见,从实用角度论,建盏并不适合衬显汤色,故不宜用作品茗杯器(个人特殊喜好除外)。

但建盏传承千年,光彩夺目,承载着今人追古幽思,又轻易割舍不了,一直不重出江湖广大人民肯定不答应。

只是单靠情怀,并不足护驾,更遑论“建盏改善茶味”、”建盏优化磁场”这类自欺欺人的营销套路。

只有在茶的多样化方面下功夫,挖掘适合的茶饮品类,适当恢复点茶分茶之艺,建盏的回归方能当之无愧,不虚此行。

───────END───────

原创不易,留点啥呗。

本文源自头条号:无摄无味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建盏速来围观“金油滴”这个大家伙来给估个价

建盏速来围观“金油滴”这个大家伙来给估个价 金油滴 看这色泽 怎么样

复制成功
微信号: 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我知道了
添加微信
微信号: 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一键复制加过了
微信号:qinglan0756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