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兴盛时期的宋代文化认知

建盏固然漂亮,但是用建盏喝茶,真的安全吗?

微信号: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喜欢喝茶玩家,应该都知道建盏,建盏是宋代的一种参差多态釉色的一种烧制工艺,但是, 这种看上去非常漂亮的茶杯,喝茶真的安全吗?内部是否会有添加性的有害物质呢?那么我们今天就要详细的说一说了。 建盏是一种具有独特的风格的茶具,原料和烧制工艺导致建

建盏兴盛于两宋,与茶饼一道,成为宋代茶文化的主角之一。宋人饮茶为点茶,茶饼以建州北苑贡茶龙凤团茶为天下之最,制作工艺精湛,价值不菲。在搭配的茶器方面,建盏以釉色绀黑取胜,与茶乳白绝配。宋人喝茶的“黑白配”,建立起了宋人的茶道,并且以为乐事,点茶雅事变为“斗茶”趣事,“分茶”能事。在宋代诗词中时常渗透着茶文化,纷纷记述众人点茶、斗茶、分茶之乐。所谓“道旁草屋两三家,见客擂麻旋点茶”,所用“轻裘骏马成都花,冰瓯雪碗建溪茶”,所玩“矮纸斜行闲做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下至百姓,上至帝王,对茶事无不重视。乃至宋徽宗著《大观茶论》二十篇文章介绍茶文化。与历代茶文化相比,宋代的茶文化更加凸显其是精英文化、大众文化的综合体现,是雅俗共有的文化 。

但是建盏文化、点茶文化作为两宋文化之一角,宋代文化之高深,对于建盏人而言,值得了解,也应该多多研究。毕竟,宋代文化是中国的黄金期。宋朝文化各个领域硕果累累,享誉千古。史尧弼在《策问》中认为:“惟吾宋二百余年,文物之盛跨绝百代。”陆游在《吕居仁集序》中也认为:“宋兴,诸儒相望,有出汉唐之上者。”明人宋濂谓:“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其后中国由于蒙古的入侵并对文人采取敌视政策,加上明清八股文与清朝文字狱严重压制学人思想自由发挥,中国除晚明外再也没有出现过像宋朝一样兴盛的文化景象 。

宋代文化的高度繁荣的根本原因,与统治者的政策和素养分不开。两宋文化之所以能创造出如此璀璨的局面,与宋朝的开创者有着分不开的关系。宋朝的开创者赵匡胤极具高情商,以“杯酒释兵权”的温柔手段,开创了没有杀害有功大臣而解除开国功臣对朝廷的威胁之例。此后采取“偃武修文”政策,重用文人士子治国,并制定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国策,用法律形式规定以后皇帝不能在朝廷上鞭打大臣,培育了宋代的皇帝的仁慈和开明。为此,宋代没有文字狱,官员们不会因为政治斗争而被杀头、灭九族。相反,以文治国,宋代专门建立了言官制度,进一步增加台谏和庭辩力度,形成了开明宽厚的政治氛围。据《石林燕语》记载,宋太宗认为国内政局稳定,要注意文艺娱乐方面的运用。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宋代文化终于迎来了不可攀登的高峰。

除了点茶文化,宋代还有着哪些文化是值得探究呢?鹧鸪君与诸君一同探个究竟。

首先是文道的传承与发展。宋朝统治者选择与“士”共治天下,重文轻武,文人在宋朝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重文轻武的风气在宋朝达到了极致,谚语“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等就是出自宋朝。宋代沿袭并完善了唐代科举取士制度,增加了“殿试”环节,但是唐每科取士只有百人,到了宋代时期每科取士多达五百人之多。两宋320年间,总共开科118次,取进士两万多人,公平的考试使得平民的机会均等,因而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

与此同时,宋朝对文人之待遇在中国史上属于最高水平。首先,宋朝政府支持教育事业,宋朝政府还于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至元丰元年(1078年)、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三次进行兴学运动,改革教育制度,取得实效。宋朝官学规模空前,政府在中央设立国子监、太学、武学、律学及四门学和广文馆。中央各部门也设立书学、算学、画学、医学。地方上,设立州县两级学校,并设立学官。教师先由地方选聘,后改聘进士或国子监、太学毕业学生,教材由国家统一颁布。有宋一代,各地书院式私学盛行,由于印刷业发达,书籍多,民间可掌握的教育资料也开始增加,学子又多,既而形成书院,著名书院有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和茅山书院。此外,当时有学识和威望的学者,比如张拭、朱熹、陆九渊等大儒都喜欢在书院讲学,形成宋代理学。到了南宋时期,书院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增多,逐步在社会上形成另一种办学和上学的风气,书院也从最初的教学场所变为兼顾研究的学术机构。

其次。宋代文学发展注重人文,体悟盛行。随着宋代政局稳定和经济发达,文人地位与文化涵养快速提高,宋代的诗歌风格由唐代的豪迈、浪漫走向高雅清远,而且倾向以词来书写深刻精美的情感。宋代文人情感气节日渐壮大,对济世方面日渐热情,越来越多对现实的批判。这些道德教化的思潮来自儒家思想,而儒家在宋朝得到复兴,于是明道言志的观念常常在作品中反映出来。

宋朝文学主要涵盖了宋代的词、诗、散文、话本小说、戏曲剧本等等,其中词的创作成就最高,诗、散文次之,话本小说又次之。虽然宋朝诗歌是唐朝诗歌的延续、再发展与突破,诗人更广泛、诗篇更丰富,诗歌种类、形式在宋朝达到丰富,创作数量空前丰盛,但是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词。宋词作为新兴的合乐诗体,既可传诵于文士案头,又能流播于乐人歌喉,强化了它的娱乐性和传播力,拥有众多接受群体。宋词发展蓬勃,收录在《全宋词》中的词人多达一千三百多家,作品有一万九千九百余首。宋王朝采用重文抑武,国家长期处于积弱的地位,另一方面思想上呈现出儒、释、道三家合流的趋向,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宋词在题材、手法、风格经历了一个个转型的过程。北宋前期,主要词人有晏殊父子、欧阳修、范仲淹、柳永等人。其中,晏殊、欧阳修带领着第二次古文运动,扫除深奥难明的词汇,以自然流畅语言来创作,说理畅达。他们禀承南唐柔软绮丽词风,抒情委婉。范仲淹突破了晏、欧风格,豪放悲壮,柳永则自创新调,以长调慢词代替小令,加入草根格调。北宋中期,最主要的词人是苏轼。他以诗为词,打破了词体的题材的局限,在婉约词家之外另立豪放一派,南宋的爱国词派与辛派词人也受到他的影响。北宋后期,主要词人有秦观、黄庭坚、贺铸、周邦彦等。周邦彦被推崇为“集大成者”,因为他注重音律,风格醇雅,章法缜密,用词精丽,造就了后来的格律词派。 南宋前期,主要词人有张元干、张孝祥、朱敦儒、李清照等。当面对国难的时候,他们除了保持苏轼的豪放词风,还注入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内容多为慷慨悲壮、沉郁苍凉。在散文方面,唐宋八大家,宋朝占了六位,除“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外,还有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最后,书法、绘画水平达到历史最高峰。宋代书法整体水平超越了唐代,但是不已楷书为特色,书法更加体现个人艺术创作色彩,以行书方面见长。宋代书法家众多,以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为四大家,备受推崇。此外,宋徽宗的“瘦金体”也不失其特色;而宋代的绘画水平,十分强调画中意境,尤其是山水画达到了非常成熟的境界。山水画大师掌握了如何构造仔细拟真的近景,并且利用穿插云间的高山流水制造无限的远景。其中,北宋山水画多灿烂辉煌转,质感强烈,时而柔和温雅,气势宏大。在苏轼的提倡下,慢慢走向最求自我表现,追求意境,务求神似。南渡后,多描绘秀丽江南山水景色,构图简约,但花鸟画则更趋严谨精致。宋代的绘画得益于宋徽宗时期,建立起了宣和画院,国家系统培育绘画人才。

在宗教方面,宋代有着自身的特色。宋太宗任用文臣执政,儒学随之逐渐兴起,佛教也渐流行。宋真宗自称“礼乐并举,儒术化成”,大力提倡儒术,同时又提倡佛教,信奉道教,建立起儒佛道的思想统治。然而整体来说,宋朝宗教以道教较为兴盛,北宋许多帝王如宋太宗、宋真宗、宋徽宗等都信道教,政府支持提倡,使北宋道教大盛,南宋较衰,但余风仍在民间。佛教在后周周世宗时,曾受打击,宋初渐复,但宋徽宗崇道抑佛,又略受打击,南渡后又复,在佛学研究上比之唐代要黯然消沉。

在世俗方面,妇女的地位在宋朝大幅度下降。贞节观在宋朝得到了发扬,从宋朝开始在中上层阶层妇女实行的缠足风俗严重迫害妇女的身体与心灵,官妓这种制度在宋朝已经沦为出卖肉体的工具,且花样繁新。但是只有宋朝时通过立法来保障女性在婚姻中的财产,女性加入夫家时所带的嫁妆是由女性独立拥有的财富,如果离婚,可以全部带走。而这样的传统,也形成了宋朝时特殊的“厚嫁风”习俗,娘家会在女儿出嫁时尽可能多地给女儿置办嫁妆,从首饰、仆人、店铺到房产、地契等等,有人甚至会因为嫁女儿而破产。像苏东坡的弟弟苏辙,身居尚书可谓是高官厚禄,却因为嫁了五个女儿而破产。在嫁最后一个女儿的时候,苏辙直接变卖了本来用以养老的田地,筹办了一批相当于现在六七百万价值的嫁妆给女儿。而拥有非常多嫁妆的女孩,在婆家的地位也往往会很高,婆家的经济来源甚至主要需要倚仗她们的嫁妆,也正因如此,婆家往往不敢轻视她们。宋朝还有不少儿媳甚至可以“虐待”公婆。

宋代文化在传承了唐以来的文化为主流的同时,也有着自身的裂变和创新,有些文化只有宋代才诞生。

首先是中国自宋朝以后构成一个比唐代远为普及的文化社会族群。两宋时期,透过科举孕育而成的士大夫阶级,是一个同时拥有政治权力、经济优势、学术文化素养的新兴族群。他们作为社会基层知识分子,构成基层乡绅,并成为村镇百姓与官府的桥梁。他们指导公共工程、支援学校与书院、编纂地方地志、参加地方祭典、纠集赈灾工作、招募地方自卫武力、提供村镇行为规范。优势条件的结合促使这个时代成为中国有史以来最为普遍发达的时代。因此,总体而言,到了宋朝,经济上除了一些皇亲国戚、富商大贾外,社会已无明显的阶级之分。

建盏都有哪些流派?建盏大师排名如何?都有哪些代表作者?

一、大陆建盏的代表作者和主要流派 李达:无论当前中国大陆还是台湾省,亦或者是日本,李达制盏无疑是首屈一指的大师级人物,风格主要是鹧鸪斑和油滴建盏。 孙建兴:建盏风格主要是虹彩油滴和曜变,还有柿红、木叶盏。 陈大鹏:作为业内的前辈级人物,鹧鸪斑

其次,文化高度发展的背后是经济的高度繁荣。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其实质是展现宋朝的城镇商品经济发达。据统计,北宋首都东京开封府人口达到百万以上,店铺多达六千四百余家。北宋末期有46个十万口以上的城市,包括开封、洛阳、临安(杭州)、大名、应天(今商丘)、镇江、平江(苏州)、江陵(今荆州)、广州、成都、福州、潭州(今长沙)、泉州等。宋朝打破了坊市分区的制度,商店可以任意开设,还出现了夜市与晓市。南宋行在临安府(今杭州市)人口在1274年达到125万,城内极其繁华,时人称为东南第一州。就连南宋灭亡后,马可·波罗依然称杭州为“天城”。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不抑商”的朝代,北宋时就出现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制造工厂和加工工厂,如造船厂、火器厂、造纸厂、印刷工厂、织布厂、各地的官窑等。南宋时的军器所工匠竟达七八千人,宋代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为中心的大城市。北宋京都汴梁“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除国办的工厂外,一些私办的工厂也相继大量的出现与繁荣。因为经济的空前繁荣,宋钱币铸造量非常大,如宋神宗时全国年铸币506万贯,而唐朝最盛的“开元盛世”年铸币也只是32万贯;北宋中期一般年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清朝“康乾盛世”的两倍多,而疆域、人口却比清朝小得多。与此同时,宋代的商人社会政治生活中地位提高。例如宋仁宗郭皇后被废后,京师营茶货而发家的大茶商,居然有本事,把他的女儿送入宫中,作为皇后的候选人,而且居然得到杨太后的允许。这件事虽未成功,但却具体地说明了商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如果说这个例子那么,京师富人榜下捉婿之事,就更能说明间题。朱彧《萍州可谈》卷一载:“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以饵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余缗”。这是商人与仕途勾通,而不少官僚,亦往往经营商业。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也说:“今者官大者住往交赂遗,营资产,以负贪污之毁,官小者贩鬻乞丐无所不为”。这些事例,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商人或商业资本在宋代社会政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宋代的经济的高度发达,在经济、手工业和科学技术方面都有巨大发展。首先是建筑产业高速发展。北宋《金明池夺标图》描绘了金明池当时的景况,背后展现的是宋朝的建筑师、木匠、技工、工程师、斗栱体系、建筑构造与造型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实际上,宋代朝廷设立了专门负责建筑营造及相关的官职与机构——将作监来掌管宫室建筑,让建筑智慧有系统地流传下来 。宋代建筑方式也日渐趋向系统化与模组化,建筑物慢慢出现了自由多变的组合,并且绽放出成熟的风格并且拥有更专业的外型。为了增强室内的空间与采光度,采用了减柱法和移柱法,梁柱上的斗拱铺作层数增多,更出现了不规整形的梁柱铺排形式,跳出了唐朝梁柱铺排的工整模式。宋朝的建筑明显瘦长单薄,有弧形的屋顶以及宋朝特有的尖塔。杰出的建筑都是佛塔、石桥、木桥、园林、皇陵与宫殿。由于注重意境的园林设计特意追求把自然美与人工美融为一体的意境,所以这一时期的建筑,一改唐代雄浑的特点,变得纤巧秀丽,柔弱纤秀,曲线柔和,注重装饰,华丽而繁细。建筑物的屋脊、屋角有起翘之势,不像唐代浑厚的风格,给人一种轻柔的感觉。油漆的大量使用,颜色十分突出。在窗棂,梁柱与石座的雕刻与彩绘的变化十分丰富,柱子造型更是变化多端。当下,人们只能通过水墨画中所描绘的建筑物了解宋朝建筑的配搭。幸运的是,李诫所著之《营造法式》是宋朝建筑学的重要文献,它对施工和度量的描述非常深入,比以前的文献更有组织,也对后世中国建筑设计,影响深远。

其实是宋代的瓷器发展,将中国陶瓷史带入了第一个高峰。现已发现的古代陶瓷遗址分布于全国170个县,其中有宋代窑址的就有130个县,占总数的75%。明人将宋瓷中的“汝、官、哥、钧、定”列为中国瓷器之最,实际上宋代的著名窑口中还有耀州窑、刑窑、磁州窑、建窑、景德镇窑、吉州窑、湖田窑等。宋代瓷器一方面具有因受其所在地区使用原材料的影响而展现出特殊性,另一方面又有受宋代的政治理念、文化习俗、工艺水平制约而具有的共同性。总体而言,宋朝瓷器以其古朴深沉、素雅简洁,同时又千姿百态、各竞风流的气象为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工艺发展史上矗立起一座让世人景仰的丰碑。宋代瓷器特点是:突破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品类繁多,器型多样;釉色优美,以典雅含蓄,高贵朴实,有类玉的效果,以单色瓷为主;体现了儒文化所提倡的简洁素雅之美,有明显的民族精神体现;装饰方法有印花、画花、刻花、剔花、贴花、镂花等,图案以花鸟虫鱼等为主,造型,色彩,纹样追求完整、意境、气韵。这些都是后代瓷器非能比及的。

宋代文化最主要的表现还在于这期间的发明创造,例如中国四大发明中有三大发明诞生于宋代,分别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自唐后期以来,雕版印刷术对于文化的传播、普及和提高,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北宋仁宗庆历年间,布衣毕升又在雕版印刷术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再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再次使用。毕升的这种发明,比德国人约翰内斯·古腾堡活字印刷术早约400年。在印刷史上是个划时代的技术创新,对世界文明有着重大的贡献。

火药最早可见记载出现在唐代,火药是由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经过宋代不断的发展,宋朝后期研制成功世界上最早的原始炮管和大炮射弹。北宋时汴京有专门制造火药和火器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宋仁宗时,由曾公亮主编的《武经总要》记载了以硫磺、焰硝(硝酸钾)、松脂以及其它不同物质按一定比例和操作程序制成不同用途的火药,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火药配方和工艺程序的记载。北宋时,利用火药制造的火器,主要是燃烧性的,随后爆炸性的火器也大量制造和应用。到了南宋,更发明了管状火器,如1132年(绍兴二年)军事技术专家陈规守德安(湖北安陆)时创造了火枪,把火药装在竹筒内点火喷射,这是射击管状火器的鼻祖。1259年(开庆元年),宋军和蒙古军在淮河一线作战,寿春府(安徽寿县)军民创造了一种叫“突火枪”的火器,在竹筒内放置火药后再安上子窠,用火药的力量把子窠射出去,子窠类似子弹性质,用石子、铁块等制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始步枪。后来把竹筒改为铁管或铜管。

北宋时期,指南针的使用已经十分普遍,当时已掌握了利用天然磁体进行人工磁化的技术。人造磁铁的磁性比天然磁体要稳定得多。同时,在指南针的装置上也有很大的改进,即将磁针穿在灯芯草上浮于水面和放在指甲上、放在碗沿上、悬在丝线上。著名科学家沈括还发现磁针所指方向正南稍偏东的现象,这是关于地磁偏角的最早记载。指南针的应用,与宋代航海水平发达有关,而宋代时期先进造船技术已经独步世界。宋朝由于陆上交通被少数民族占领,丝绸之路断绝,贸易无法展开,迫使宋朝政府对外开展海上贸易。尤其是南宋,海洋事业发展迅猛,众多航海技术被应用,比如指南针,而航线也远至阿拉伯国家。当时在广东码头,各国家来贸易的人都有。宋代舟船的制造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比以前具有更多特色:船体更巍峨高大,结构更坚固合理,行船工具更趋完善,装修更为华美,特别是开始使用指南针进行导航,开辟了航海史的新时期。宋代舟船船头小,尖底呈V字形,便于破浪前进;身扁宽,体高大,吃水深,受到横向狂风袭击仍很稳定;同时,结构坚固,船体有密封隔舱,加强了安全性。底板和舷侧板分别采用两重或三重大板结构,船上多樯多帆,便于使用多面风。大船上又都设有小船,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救生、抢险。每只船上都有大小两个锚。行船中也有探水设备。这些极适合于远洋航行。为了修理船只,北宋在开封西郊金明池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并创造运用了滑道下水的方法。南宋时,内河车船有长达三十六宋丈的,约合111米。神舟的长度约四十宋丈上下,即使以现代的眼光看,也相当可观了。泉州发掘的宋船估计载重为200吨,约折合宋时3636料,由于计料都用整数,应是三千六百料的海船。《梦粱录》中《江海船舰》载:“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一般大船载重约275吨,比这艘船更大,五千料决非大船的极限。北宋神宗时,荆湖地区有一艘内河“万石船”,“钱载二千(应为‘十’)万贯,米载一万二千石”,其载重约660吨。

宋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民间生活的巨大改变,一些行业也繁荣发展,影响深远。宋代不仅使神韵文明向绝对化发展,还使平民文化发展起来。宋代城市生活丰富多彩。音乐、舞蹈、戏剧、杂技、茶楼、酒肆等等,令人目不暇接。这不仅促进了音乐、舞蹈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的发展,这一切都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因此宋人小资情节严重,宋词中抒发的感情大多都是抒发那种浅斟低唱的闲情逸趣。新兴的市民阶层的诞生,富庶安逸的生活使宋人消费意识浓烈,极大地刺激了茶坊酒市、娱乐业等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瓦子”、“勾栏”等娱乐场所纷纷涌现,百戏伎艺竞演,市民集中观看。据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的记载,汴梁有中瓦、里瓦、桑家瓦子、州西瓦子、州北瓦子和朱家桥瓦子等若干座,瓦舍遍布汴梁东西南北四域。瓦舍里所表演的游艺种类繁多,如演杂剧、傀儡戏、影戏、杂伎、散耍、说史书、讲故事、谈经、学乡谈、舞番曲、诸宫调、鼓子词等等,百戏杂陈,雅俗共赏。其中,桑家瓦子有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瓦中多货药、卖卦、喝故衣(卖旧衣服)、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诸棚观众,不论春夏秋冬,都是相当拥挤,所谓“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而在夜生活方面,夜晚赶路游玩的人们都拿着各种各样的灯笼,因此夜晚城市灯火通明。“其余桥道坊巷,亦有夜市扑卖果子糖等物,亦有卖卦人盘街叫卖,如顶盘担架卖市食,至三更不绝。冬月虽大雨雪,亦有夜市盘卖”、“通宵买卖、交晓不绝。”“酒垆博塞杂歌呼,夜夜长如正月半”、“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忆得少年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透过古人的描绘,可看出宋代的夜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与当今的中国的大城市何其相似。可以说宋代是市民阶层最强大、最富裕、最幸福的时期。这在历朝历代中绝无仅有 。

再如娼妓业的兴盛起源于宋代城市经济的高度繁荣。宋代的娱乐业则分得更明确,大致分为了“官妓”、“声妓”、“艺妓”、“商妓”四类。宋代的“妓”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妓”。大部分可以买艺不买身。她们大多数相当于现代的文艺工作者。她们一般都是才貌双全的,有的人对琴、棋、歌、诗、书、画、等有很深造诣的,有的可以称上是那个方面的艺术家了。“官妓”是最为人们仰慕。她们不只是相貌出众,还非常有才华的。她们品貌、学识、才智和艺术趣味都非常出众超群。演员明星、或从事文艺工作的女人都难以比上她们,因为以前的红楼女子是从小培养、不断的熏陶出来的,而一些演艺界女士,长得漂亮点只上两年学就有可能成为明星……可以说一个宋代的名妓,要比现代的女明星强不少。

在服饰文化,宋朝政治上虽然开放民主,但由于“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服饰文化不再艳丽奢华,而是简洁质朴。宋代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襦衣、褙子的"遮掩"功能加强,一切的"张狂"刹时都收敛了许多。宋时不论权贵的皇亲国戚,还是一般的百姓,都爱穿着直领, 对襟的背子,因为既舒适得体,捷又显得典雅大方。南宋后期,"一钩罗袜素蟾弓"表明妇女裹足渐成大势,这种农村的习俗残害了古代农村女性的身心, 能幸免于难的就只有那些劳苦的从事田间耕作的妇女!

宋朝的服饰虽然紧固,但是宋朝饮食文化是高度发达的。只要你打开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看看“州桥夜市”、“饮食果子”等章节,你就会被眼前的各种特色小吃美食菜单看得眼花缭乱不觉得口水暗流,你会为宋朝有那么多的美食而叹服钦佩。其实当下流行的火腿、火锅、东坡肉、豆芽菜、爆米花等这几种美食就是在宋朝发明制作出来的,此外宋朝发明创造的小吃还有“角子”(饺子)、“索饼”(面条)、“焦碱水锥”(炸元宵)、“浮团子”(汤圆)、“油条”、“蛋炒饭”等等,连调味品酱油也是发明于宋代,宋朝真是美食的天堂。

但遗憾的是,宋朝不是亡于内乱,而是亡于外敌入侵。因此,部分历史学者认为,主要是由于宋朝过分的“修文揠武”的国策,虽然文化高度繁荣,但是造成武将地位低下,军事管理混乱,也最终亡国。这其中的关系,自难评说。但是宋代文化的繁荣,让我们看到,中国古人的聪慧与勤劳,华夏文明的进程,靠的是我们不断的发明创造,继承与发展。这也是中国之所以立足于世界而自强不息的最根本原因!

本文源自头条号:麦建盏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茶具中的巧夺天工之物——建盏

茶,在我国是必不可少的生活物品。老祖宗可是列举,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茶可是生活必需品。伴随着茶衍生的就是茶具,中国的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除实用价值外,也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因而驰名中外,为历代茶爱好者所青睐。今天我要介绍的就是建盏。 建

复制成功
微信号: 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我知道了
添加微信
微信号: 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一键复制加过了
微信号:qinglan0756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