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大师李达:从斑纹和艺术效果看建盏

微信号: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原载于:1998年6月『陶瓷学报』 ——【作者:李达】 由于建盏的坯釉性质和宋代烧制条件构成了建窑烧制建盏的成品率低,釉面斑纹变化莫测,优劣差别大这样一个重要特点。 从现存的实物和废址堆积如山的残片可以看出,兔毫盏的条纹有粗细、长短、疏密、清晰与否

建盏釉色变化万千,1300°以上的窑火,高度还原的气氛,自然生成不同形态、大小、质感、排布、色彩的斑纹,奇诡瑰丽,蔚为壮观。

釉色的无限可能,也常让新手无所适从,怎样的釉色才是值得珍藏,历久不衰的?

李达 鹧鸪

古陶瓷学家欧阳希君先生将建窑中一次上釉、自然结晶呈色者分为“自然釉”。以现代分类看,建盏“自然釉”的釉色品种,有兔毫釉、油滴釉、曜变、乌金釉、杂色釉五个大类。

在宋代兔毫盏是建盏最为流行的品种

毫盏的析晶斑纹为黑色釉层中透出均匀细密的丝状筋脉条纹,形如兔子的毫毛,故此得名。

虽然兔毫盏产量比油滴、曜变更高,但烧出结晶的形态、色泽、清晰度、分布状况变化多端,想烧出好的兔毫,也是要费很大力气的。

叶礼旺 青毫

兔毫纹的形态有长短、粗细、弯直等分别,色泽有金、银、褐等颜色,分布状况有疏密、覆盖范围之别。不同色泽的兔毫,其结晶结构、主要成分会有所区别。

叶礼旺 黄毫

正因为斑纹有过渡、有对比,才会形成层次感、立体感,也令建盏釉色的变化之美仅在一只盏上就能体现,玄妙非常,魅力无穷。

油滴盏的烧成条件,比兔毫盏更为苛刻,窑温偏低, 难以形成点状斑纹, 窑温偏高或变化太剧烈,斑点又容易流成条形。宋代油滴盏的传世品、出土品都很少,完整器更是鲜见。

卓立旗 黑釉银斑

同兔毫类似,油滴斑也有形态、清晰度、分布状况的区别。不过后者比兔毫多出一项:镜面感。

兔毫因斑纹一般较细长,多数为漫反射,很少能形成镜面反射,油滴斑则有足够的空间来形成镜面。

卓立旗 黑釉银斑

一般认为,油滴以具有银色光泽(带蓝光更佳)、斑点较大且呈卵形(大小和形状要兼顾,太大的斑点易随着釉的流动而变形)、

有金属感(镜面效果好则更佳)、有一定立体感、斑点边界清晰、分布范围和疏密程度适宜者为佳。

银油滴生成时容易被次生杂色干扰,少许柔和的杂色,不会影响整体美感,还会增加颜色上的层次感。

品质好的银油滴盏,不但金属质感好,立体感强,而且杂色较少(要求完全无杂色又过于苛刻了),又泛着蓝光,神秘深邃,动人心魄,当然烧制难度也大得多。

陆金喜 彩滴

这些建盏基础概念都弄不清楚 还说自己玩盏?

机压坯与手拉坯?铁胎与瓷胎?釉上析晶与釉下析晶如何辨?这些建盏基础概念都弄不清楚的你怎么好意思说自己玩盏? 1、如何区分机压(模压)坯和手拉坯 这也是常见问题之一。机压坯就是指做一个模具然后批量压出来的坯。手拉坯就是手工制坯修坯。 ▲正在拉坯的

带彩色的油滴,则比银油滴更加珍罕。

陆金喜 一口盏曜变

已知的存世完整曜变盏仅三件,且均藏于日本,悉数被定为国宝,中国仅在杭州出土残件

曜变盏的斑纹,可以说与油滴相反,色彩在外,斑纹中空,而且大小形态变化纷繁。

陆金喜 一口盏曜变

曜变斑纹在很狭小的一块里,就能同时出现黑、灰、蓝、黄(或绿、紫)等色彩,且每只盏的斑纹特征都不同。阳光一照射,顿生孤高神秘、深奥幽玄之感,引人无限遐思。

陆金喜 一口盏曜变

建盏的“自然釉”除了兔毫、油滴、曜变这三种名贵品种以外,还有“乌金釉”与“杂色釉”,虽然这两大类釉色并无铁系析晶斑纹,或斑纹较少、不明显,但亦非常典型。

乌金釉即纯黑釉。有部分斑纹较少或极难直接观察,达不到兔毫等标准的盏,也归类到乌金釉盏中。

杨义东 乌金

这浓黑的釉色,是兔毫、油滴、曜变的基础,也可以进一步将它们吞噬,或只留下少部分的影子,这种似有还无的境界,也是值得细细品味的。

杨义东 乌金

建盏“自然釉”中,凡不能归类为兔毫、油滴、曜变、乌金釉的釉色,都可以归到杂色釉范畴。杂不等于容易烧,不等于低等、廉价。只是不太好归类,故称为杂。

因为杂色釉包含种类太多,全部罗列不太现实,故文中以典型品种为主,品种命名有的尚未统一,取常用说法供参考。

多数杂色釉虽然不是窑工有意去烧制,而是意外所得,但也分好坏,有包含一些烧坏的次品,也有美观、量少的佳品,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孙莉 柿红

柿红釉,顾名思义就是颜色和成熟的柿子一样红的釉色,属于杂色釉中的佳品。

虽然色调不是黑色系,点茶斗茶时在颜色对比上不够鲜明,但是这类色调温柔耐看,也有不少人喜欢。

孙莉 柿红

柿红釉的釉料配方和兔毫釉是一样的。因窑炉位置不同或其他原因,导致温度偏高、气氛偏氧化时,会形成柿红釉。

了解更多建盏知识,加笔者V:18094159007

本文源自头条号:建盏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建盏值得被收藏吗?收藏建盏是不是真要把建盏藏起来?

现在很多收藏者都把自己的藏品,当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藏”品,就是字面意思,真正将其藏起来了。而这种做法,不能说错,但还是有些缺乏远见,收藏品本来就有把玩的作用,一直藏起来反倒有些本末倒置。​ 既然如此,那名人大家都是怎么搞收藏的?《朝花夕拾·藤

复制成功
微信号: 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我知道了
添加微信
微信号: 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一键复制加过了
微信号:qinglan0756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