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第一次使用怎么开盏?新盏与老盏有什么区别?开盏很复杂吗?

微信号: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建盏作为一种茶器,近几年可谓是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茶友开始用建盏喝茶。那如果刚入手一只建盏,需要开盏才能使用吗?是需要开水烫一下还是煮一下?其实这个问题分老盏和新盏,两者处理的方法有一定差别。 新盏开盏不像紫砂壶开壶那么复杂繁琐,只需要做好

宋时斗茶之风兴盛,建盏一时风靡朝野,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布衣黎民、寺院僧侣均使用建盏。无疑,建盏成为了宋代斗茶首选茶器。可以说,因斗茶而生的建盏在宋代达到了巅峰时期。

然而,“建盏”并非“建盏”?建盏从什么时候开始叫建盏?在古代,建盏又有多少种称呼?本文释析。

1.认识“建盏”,什么是建盏之“建”,建盏之“盏”?

建盏并不是所有黑釉瓷器的统称,而是专门特指的瓷器名称,即建窑烧制的窑变铁系结晶黑釉茶盏

中国窑口命名自古有以州名冠之的惯例,如定州窑、汝州窑等简称“定窑”、“汝窑”。而建州所在的窑口冠之州名简称“建窑”,亦称“建安窑”。

建安(今福建建阳),在古代,建阳隶属建州、建宁府辖,如“福建”之“建”字源于此,建盏之“建”亦源于此。

南宋建宁府辖区

据中国纺织出版社于 2006 年出版的《茶经》一书统计,该书辑录了包括陆羽的《茶经》在内的自唐至清的 11 本茶相关专著,其中“建盏”一词,仅在清·陆延灿 (约 1678 - 1743年) 《续茶经》中仅出现 1 次。

诗云:“病贪赐茗浮桐叶。”按今御前赐茶皆不用建盏,用大汤?色正白,但其制样似铜叶汤?耳。桐叶色黄褐色也。

而关于“建盏”最为详实的介绍是北宋闽籍著名茶学家蔡襄 ( 1012~1067年) 在其《茶录》之“茶盏”条:

国家博物馆藏《茶录》拓本

“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杯微厚,爝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著作中,并没有出现“建盏”之词,而是用“建安所造的黑盏”来描述建盏,可见,“建盏”称呼在北宋时期并不流行。

2.建盏之“盏”何来?为何不是“碗”?

中国历代对于茶器的称呼没有革命性的变化,基本上沿用茶碗(盌)、茶瓯、茶盏、茶杯等等。唐代对饮茶器具的指称主要用“碗”、“瓯”二字,而建盏之“盏”,虽作为饮茶器具指称,却是在宋代开始流行。

晋·杜毓《荈赋》中提及茶瓯:“瓯,越州也,瓯越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以下。”

纵观唐至宋代的著名茶学论著并对茶器称呼进行统计:

“碗”:唐·《茶经》中共出现13次;

“杯”:唐《茶经》中共出现13次,北宋《茶录》中出现1次;

“瓯”:唐《茶经》中共出现5次;

“盏”:北宋《茶录》中共出现4次;北宋《大观茶论》中共出现11次;

可见,在唐代“碗(盌)”、“瓯”、“杯”的称呼较为普遍,而“盏”的称呼少见,反而是在宋代茶学论著中频繁出现。

《萧翼赚兰亭图》唐代阎立本所作,该图以细微笔致描绘煎茶情景,画面上摆放茶碾、荷叶盖罐、茶托、竹制茶床

宋之前,古人饮茶方式主要为“吃”茶,因此茶器与碗的造型相差无几;而随宋代饮茶方式的改变,使得茶器做出调整。

茶器已脱离碗的造型,建盏的造型隽秀于茶碗,因此不称呼其为建窑茶碗,而称呼建安茶盏。

宋建窑银兔毫盏 美国弗瑞尔艺廊藏

自宋起,“盏”与“碗(盌) ”、 “瓯”、“杯”等平分秋色。但因“建盏”是双音节词,而“盏”与“碗(盌) ”、 “瓯”、“杯”为单音词,在古籍中,更占据优势。

因此,在在诸多古籍茶书中,难以寻觅“建盏”二字踪迹。

3.那么,建盏在古代说法有多少种?

兔毫盏”、“紫盏”、“侧盏”、“异毫盏”、“黑盏”、“建安黑盏”:

正如上述而言,“盏”的称呼流行与宋代,明清之时,“盏”的使用率更高。

左:宋代建窑兔毫束口盏 日本林原美术馆;右:蔡襄《茶录》茶盏篇 明喻政辑《茶书》21种,万历41年自序刊本

前苏富比总裁珍藏的6只精美宋代建盏鉴赏,古董巨商果然不一般

3月1日,纽约著名中国艺术品艺廊J.JLALLY&CO.宣布歇业,这家自1986年起始终矗立在曼哈顿41 E 57th街上的中国艺术艺廊,堪称当下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具有影响力的中国艺术艺廊,其主理人 JAMES.J LALLY先生亦是传奇,与在伦敦的ESKENAZI,是当下西方中国艺术

  • 宋·祝穆(?~1255年)《方舆胜览》:“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兔毫盏之所以为贵也。”
  • 明代·张丑(1577~1643年)《茶经》之《茶盏》条曰: “取色莫如宣、定; 取久热难冷,莫如官、哥。向之建安黑盏,收一两枚以备一种略可。”
  • 明代·顾元庆(1487~1565年)《茶谱》则承袭了宋蔡襄《茶录》的观点仍推崇建窑黑瓷: “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最为要用。”

宋乌金釉银毫盏,现藏江西省婺源县博物馆,品质上佳,口径为12.6cm

之所以宋朝如此推崇黑釉茶盏,主要是从斗茶几个方面进行考量所得出的结论,黑釉茶盏易于观看白色乳花。正如:

  • 北宋·欧阳修(1007~1072年)《尝新茶呈圣俞》:“停匙侧盏试水路,拭目向空看乳花。”

“停匙侧盏”观看用茶匙打出的白色茶沫,将黑白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宋时,宋徽宗于《大观茶论》所言:“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给予兔毫盏极高评价,文人墨客更是对兔毫盏极为偏爱。

  • 宋·梅尧臣(1002~1060年)《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兔毛紫盏自相称,清泉不必求虾蟆。”
  • 宋《宣和遗事》载:“政和二年……又以惠山泉建溪异毫盏烹新贡太平嘉瑞茶赐蔡饮之。”
  • 元李德载 《中吕·喜春来·赠茶肆》:“兔毫盏内新尝罢,留得余香在齿牙。”
  • 金·马钰(1122~1184年)的《瑞鹧鸪·咏茶》:“兔毫盏热铺金蕊,蟹眼汤煎泻玉泉。”
  • 清·净斯说、智操、智海等编《百愚禅师语录·卷十九》: “紫云堆里,味得春先;兔毫盏中,香浮北苑。”

“碧玉瓯”、“紫瓯”、“兔毫紫瓯”、“兔瓯”、“兔褐瓯”、“毫瓯”、“绿地毫瓯”、“深瓯”、“兔毫斑”:

虽“盏”在宋文献中多次提及,但古时候因“瓯”字更具诗意性,诸多诗人会用“XX瓯”来形容建盏,或描述建盏的颜色,或描述建盏的斑纹、形态。

  • 北宋·范仲淹(989~1052年)《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
  • 北宋·秦观(1049~1110年)《满庭芳(茶词·三之一)》:“轻淘起,香生玉尘,雪溅紫瓯圆。”
  • 北宋·欧阳修(1007~1072年)《和梅公仪尝茶》:“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萧洒有余清。”
  • 北宋·蔡襄(1012~1061年)《试茶》:“兔毫紫瓯新,蟹眼青泉煮。”

建盏釉色变幻万千,或许在当时诗人们所用的建盏如藏于日本美秀美术馆的南宋建窑油滴盏,呈现的丰富色彩,囊括赤黄红绿青蓝紫。

该只盏是已知传世仅存彩色油滴盏,已达到虹彩境界。或许正是如此绚丽的色彩让诗人第一眼为紫色,故用“紫瓯”来形容建盏。

显然,“兔瓯”、“毫瓯”“兔褐瓯”“兔毫斑”则是指建盏条达林立、规整的兔毫斑纹。

  • 南宋·陆游(1125~1210年)《烹茶》:“兔瓯试玉尘,香色两超胜。把玩一欣然,为汝烹茶竟。”
  • 南宋·杨万里(1127~1206年)《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

宋代 建窑兔毫盏 永青文库藏,该兔毫品种是名贵稀有的银兔毫,不轻易展出

  • 南宋·杨万里(1127~1206年)《陈蹇叔郎中出闽漕别送新茶,李圣俞郎中出手分似 》:“鹧班碗面云萦字,兔褐瓯心雪作泓。”

南宋 建窑兔毫盏 德国科隆东亚艺术博物馆藏

当中“兔褐瓯”意指褐色兔毫盏,褐兔毫是兔毫建盏中最为常见的釉色,也是最为容易烧制的釉色。但是品相上佳、器型优雅的褐兔毫盏也是十分难得的。

南宋 建窑兔毫盏 日本德川美术馆藏

  • 元·耶律楚材(1190~1244年)《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其五》:“建郡深瓯吴地远,金山佳水楚江赊。”

而“建群深瓯”,与上述几个词不同,该词是形容建盏的器型特点——腹深;建盏较之现代诸多茶器,杯身较高。“绿地毫瓯”指绿兔毫盏。

  • 南宋·陆游(1125~1210年)《试茶》:“绿地毫瓯雪花乳,不妨也道入闽来。”
  • 北宋·苏轼(1037~1101年)《送南屏谦师》:“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鹧鸪斑”、“金缕鹧鸪斑”:

建盏釉色除兔毫外,还有油滴釉色(即鹧鸪斑),《君台观左右帐记》:“...油滴建盏是第二重宝,值五千匹绢。"

《君台观左右账记》中关于曜变盏、油滴盏的描述剪影

“鹧鸪斑”指的就是油滴,这种斑点状犹如鹧鸪鸟的羽毛,富有立体感和观赏性。

  • 北宋·名僧慧洪《石门文字禅·卷八·与客啜茶戏成》:“金鼎入浪翻螃蟹眼,玉瓯绞刷鹧鸪斑。”
  • 北宋·陶谷(903-970年)在《清异录》中称:“闽中造盏,花纹鹧鸪斑,点试茶家珍之。”

▲南宋 建窑油滴盏(油滴天目茶碗) 日本重要文化遗产 九州国立博物馆藏

而北宋·黄庭坚(1045~1105年)《满庭芳·茶》:“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中“金缕鹧鸪斑”建盏名品,据不完全统计,尚未有传世品。

“金丝宝碗”:

  • 北宋·黄庭坚(1045~1105年)《西江月·茶》:“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

“兔毫浮雪”:

元代·张可久(约1270~约1348年)《金元曲》:“兔毫浮雪煮茶香,鹤羽携风采药忙。”

现代点茶演示视频截图

“紫泥”、“建窑兔毛花者”、“毫杯”、“兔毫琖”:

  • 北宋·梅尧臣(1002~1060年)《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诗》:“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 明代·许次纾(1549~约1604年)《茶疏》之《瓯注》条曰: “茶瓯,古取建窑兔毛花者,亦斗碾茶用之宜耳。其在今日,纯白为佳,叶贵于小。定窑最贵,不易得矣。”
  • 南宋·陆游(1125~1210年)《入梅》:“墨试小螺看斗砚,茶分细乳玩毫杯。”
  • 清代·陈浏《匋雅·卷下匋雅十四》:“若炒米釉者,或亦谓之鹧斑。不独兔毫琖可与嫓美,近出建窑鸟泥变盌,类多有兔毫者。”

总而言之,建盏称呼不下二十三种;无论称呼如何,可见,在文人眼里,建盏皆是不可忽视的美物,否则怎会有如此多的形容之词?

喜欢可分享、收藏、交流~~~

本文源自头条号:溪原雅集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何鉴定建盏真伪?辨别建盏有哪些技巧?该怎么欣赏建盏美?

近年来,建盏算是升值幅度最夸张的高古瓷之一 ,建盏文化的千年沉淀,以及其制作过程中呈现的独特审美,正在吸引着新老收藏着的注意,建盏价格再各大拍卖会上也屡创新高。 宋代文风鼎盛,建盏受到各种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的热衷追捧。甚至连宋徽宗赵佶都为建盏

复制成功
微信号: 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我知道了
添加微信
微信号: 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一键复制加过了
微信号:qinglan0756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