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腾甫建盏 仰观星宿俯观书

微信号: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曾腾甫 曾腾甫,建窑建盏烧制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人物,1979年第一批恢复建窑主要成员,时任厂里技术科副科长兼成型车间主任,宋代建盏复烧技艺奠基人之一。 曾腾甫,1946年出生,中共党员,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人,现为南平市建阳区池中甫建盏陶

历代中国瓷器主流审美以釉色纯粹、胎骨轻薄、质地如玉为佳。然而,在宋代,厚釉、胎重的黑瓷走向巅峰,因斗茶而生的建盏名扬天下,成为宋代黑瓷代表。

建窑建盏乍一看,似乎反其道而行之。《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刊文称誉建盏,就有读者评论“有意思,开眼界,但看起来比较粗糙”。

建盏真的比较粗糙吗?建盏是否符合宋代极简美学?

1、传世汝窑芝麻钉,建盏底部不上釉,是否符合审美?

为了实现满釉,传世汝窑采用秀气的芝麻钉烧,这是外观上为满足没有烧制痕迹的手法。

而同处于宋代,建盏底部却直接处于狂放的“裸奔”状态——直接不上釉,也就是露胎。

问:宋代建盏露胎烧制,符合审美吗?

答:符合功用审美,而且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审美(所以瓷器中仅有建盏如此)

首先露出的部分,也可以手感细滑不刮手,只要在胎土的筛选配比上作出平衡即可。

其次建盏露胎是宋代窑工为减少烧制过程中,釉水往下流动导致粘底的概率作出的妥协。

建盏工艺的特点就是胎釉含铁量高,自然生成铁系-分相析晶釉。为使斑纹有足够的余地生成,需施厚釉。

厚釉在高温下流动性强,因此窑工开发出在胎底部上方划止釉线,露胎的上釉方式。令半腰的釉水往下流时有空间接纳,才能减少粘底概率,提高成品率。

美国博物馆藏宋代瓷器建盏标本。

口沿相对于器体其它部位而言偏薄,腹部的弧线流畅而自然,盏腹厚度随着曲线向下渐渐加大,直至足跟为最厚处。

其工艺特点是施厚釉、仰烧(口沿朝上烧),肥润的釉水在高温中必然向下流动,于底部聚积;若施满釉,则容易导致粘底。

宋代瓷器建盏的装窑与烧制

因此建盏一般施半釉,稍露部分胎体,可有效减少粘底,但并不能完全杜绝。施半釉依然会有大量的粘窑出现,宋代建窑遗址能找到一堆标本,现代工艺师也深受其苦。

若器物仅有少许粘底,但釉色美观、器型周正,还是会成为珍宝。

如日本九州国立博物馆收藏的宋代建窑油滴盏就少许粘底,但依然被定级为重要文化财(重要文化遗产)

若建盏施满釉、不露胎,也并非不可,只是成品率会更低。建盏要出精品美器,“三分靠窑外,七分靠窑内”,成品受到坯、釉、窑温及还原气氛诸多影响,入窑之后,可控性很低,神品诞生更是需要不惜工本豪赌,露胎降低粘窑概率,才不至于全盘皆输。

故而露出接近五分之一的胎体与底足,并非粗放随意,而是工艺所需。

斗茶而生的宋代建盏,露胎本色成为宋代其他烧制黑瓷茶碗的风向标

若露胎本色的宋代建盏不符合审美,那么也不会成为风靡宋代的瓷器了。宋代建盏的艺术风格影响深远。

宋代一些它处窑口,明明不是高温厚釉流动性强易粘底的工艺,不是铁胎,也作露胎处理,并用化妆土将不黑的胎体涂成深灰色,以追求与建盏近似的风格,提高销路。

2016年于纽约佳士得拍出7800万天价的南宋建窑油滴束口盏,露胎部分就比较细腻

▼下图所示四只宋代建盏,胎体都很致密,但有的颗粒感强,有的较为平滑。右上角这只是静嘉堂文库美术馆所藏重要文化财撇口油滴盏,也是传世名品

显然,宋代建盏露胎部分的质感并不是粗糙的表现,露胎的粗细和工艺师的个人偏好有关。

现代建盏手艺人在烧盏时,有追求细腻也有喜好粗糙的,要改变粗细只需要滤网用不同的目数即可。还有的师傅会在修胎时刻意将露胎部分刮得毛糙,本身的粗细倒不等于做工就粗糙,而是对风格的追求不同。

建盏窖变:瓷器中的天人合一

“室无瓷不雅,人无瓷不贵。”建盏作为黑釉瓷典型的代表,被瓷坛誉为瓷器珍宝“黑牡丹”,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乃至世界各地藏家所钟爱的收藏品种。 苏轼曾在《游惠山》记载道:“明窗倾紫盏,色味两奇绝。”一个“色味两奇绝”就把建盏之美道尽,用建盏饮茶,视

有意收藏可根据需求选择,各种程度的手感都有。

▼左边为老盏,右边为新盏,露胎风格不尽相同,但建盏深邃稳重的气质不变

宋代建盏的露胎艺术风格显然是令人接受的,风靡上自龙楼凤池下到寻常茶肆,有帝王徽宗背书、名臣蔡襄推荐,还有文人苏轼等人歌咏,不同阶层的人们使用的茶盏自然在制作工艺上有差异。

宋代建盏的动态审美

建盏除露胎的工艺审美外,还极具动态审美,这是其他瓷器所没有的。

即建盏那不具对称性、顺其自然而成的聚釉、釉滴珠。

▲南宋,建窑褐兔毫斗笠盏,香港苏富比2017年拍品,成交价约275万RMB

这些聚釉、釉滴珠是肥润的釉水流到底部时,因重力和火力作用,在边缘聚积而成,也是高温厚釉的工艺导致的常见结果,并非技艺不工导致的水准失常。

这些聚釉、釉滴珠捕捉了建盏的动态之美,似落非落、古朴玄妙,若特意追求釉珠的对称性,反而不自然,无为而成不也是极致?

遵循自然,打破传统审美的极简审美

宋代耀州窑、定窑等宋代名窑以“胎装饰(刻花印花)”见长,汝窑以极简的特殊青色见长,吉州窑以木叶、剪纸贴花见长,而宋代建窑黑釉盏则与以上瓷器都不同。

为什么宋代建盏是极简审美,是因为建盏釉色本来就是随机生成的自然铁系分相析晶釉,斑纹是遵循自然窑变的结果。

南宋,建窑兔毫盏,香港苏富比2015年拍品,成交价约246万RMB

自然形成的兔毫纹、油滴斑、曜变斑,随机性强,具有不对称的随机美。

古法烧盏的釉料主要为天然铁釉矿与草木灰,两种简单的物质就能烧出精美玄妙的结晶斑纹,令人叹为观止。

曜变盏作为宋代建盏传世整器仅三件的稀世珍品,其斑纹显然是不对称的,每组斑纹群落之间,又有微妙的随机相似关系。

仿佛是窑炉对窑工开的一个惊天动地的玩笑,亦给后世留下高山仰止、极具艺术表现力和想象空间的灵魂神作。

日本四大国宝级建盏,其中三件都是曜变

似动非动、自然而成的油滴盏,疏密有别,看有意对称,实则无意为之,宋代油滴能有以下表现已足够成为神品。

南宋 建窑油滴束口盏,纽约佳士得2016年拍品,成交价约7800万RMB

而宋代建盏中的兔毫盏斑纹有如细针密缕条达而纤柔,或如狂风骤雨条长而粗劲,亦有略微卷曲之态,釉面排布疏密捭阖。但根根幻彩的毫纹都有规律地渐渐隐入静谧的盏心,显隐两合。

南宋 建窑兔毫束口盏 ,香港佳士得2015年拍品,成交价约 201万 RMB

毫纹挺拔有力,丝丝分明,以此价成交,可算捡漏。整体观之,以黑釉为底,自然析晶,难道不符合宋代极简审美。不需要印花、刻花、刻划花技术。

宋代瓷器五花八门,各有各的美。有的窑口甚至以疏朗自然的开片为美,典型代表为宋代哥窑、官窑,官窑中的“金丝开片”还是一种独到的工艺。而宋代建盏以自然铁系析晶釉色为美。

本文源自头条号:易安宋瓷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建盏文化《千盏千面》之 油滴盏“鸡蛋杯”

油滴盏——“鸡蛋杯”油滴盏釉面密布着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儿,形似油滴。“油滴”的形成其实是铁氧化物在釉面富集,冷却后析出晶体所致。 油滴盏——“鸡蛋杯” 建盏斑纹,是在还原气氛中通过窑内1300度以上的高温焙烧而自然形成的,由于这类结晶釉在窑炉

复制成功
微信号: 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我知道了
添加微信
微信号: qinglan0756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一键复制加过了
微信号:qinglan0756添加微信